2020就是比2021带劲。
开局就是彗星撞地球,哦不,是地球撞地球的大戏!
昨天,华为全面下架腾讯游戏,先后两次爬上热搜。
华为的公关稿写的很有水平,先是祝大家新年快乐,然后表示这都是腾讯的责任。
而鹅的回应就比较实在,直说是某个条约未能续约。
同时忘了祝大家新年快乐,因此我站华为。
显然,这个《手机游戏推广协议》才是争论的焦点。
我看了协议的网络爆料版,里面有这么一条:
具体一点是:只要用了华为账号注册和登录游戏,并用了华为的支付功能,玩家充值的金额就要给华为分一半。
说白了就是渠道服嘛,我吐槽渠道服也不是一次两次了。
在国外做游戏就像是和玩家谈恋爱,是二元关系,只要好好表现,不当渣男就行了。
但是国内做游戏都是三角恋,不光得服务用户,还得给渠道服这个小婊砸伺候好了。
所以以后同志们再遇到官方客服态度不好,官方coser颜值不高的事儿,理解一下,毕竟优质资源都被拿去伺候渠道了。
这个事情就很魔幻。
一个厂商投资十几亿,辛辛苦苦研发游戏,研发完成后还要出每月几十万的运营费用。
而渠道商只要出一个推广位,帮厂商推广游戏,就可以分走厂商的一大块蛋糕。
你说如果你是厂商,你怎么办?
很明显是做100个一刀999的游戏,搞一大堆元宝充值活动,上架到100个游戏平台。
内容烂没关系,毕竟渠道服会推广,别说55分了,19分都成啊。
反正换皮游戏,随便请俩半吊子程序和美工就完事儿了,谁在乎好不好玩啊,便宜第一。
所以高昂的渠道费用,必然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,市场上的好游戏越来越少。
这也是这次争论的焦点。
厂商的渠道费交多了,会导致厂商失去打磨游戏的动力,垃圾游戏越来越多。
而厂商的渠道费交少了,会把推广位都让给别人,自己的好游戏没人玩,最后狗带。
那么,多少的渠道费算合理呢?
华为的是55分,很多人觉得高了,而业内通用的苹果税是32%,华为改成32%就会合理吗?
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,渠道对于游戏意味着什么?
是一条腿!
而华为上亿的用户,还是一条又粗又硬的大腿。
但是随着国内游戏玩家数量越来越多,游戏圈逐渐向饭圈转化,好游戏已经不局限于游戏市场,而是频繁登上各种热搜。
即便你不打游戏,你今年大概率也听过《黑神话·悟空》、《原神》、《万国觉醒》……
所以这些有能力自己出圈的游戏,越来越不在乎渠道这条腿了。
这年头优质内容不交保护费,也可以得到更多传播。
而渠道商还停留在流量思维的时代,还妄图靠圈养用户收费,注定走不远。
时代变了,大人。
所以我觉得,未来的游戏渠道会像现在的视频软件一样。
我今天想看《大话西游》,(假设)爱奇艺有,我就嗑个爱奇艺会员。
下次想看《悟空传》了,(假设)爱奇艺没有,我就要卸载爱奇艺,再骂一句爱奇艺垃圾。
优质的内容,不是应用的赢利点,而是应用的核心资产,君不见头条系APP都开始买版权,免费让大家看了吗?
玩家是游戏的粉丝,而不是应用商店的粉丝,一切经济利益都是由玩家行为决定的。
回到这次的事件说,腾讯的游戏对娱乐和社交来说都是刚需。
所以如果玩家在华为应用市场下不到腾讯的游戏,大概率会骂一句华为垃圾,然后自己去其他地方下载。
应用市场们靠下面这张图忽悠玩家十几年了,真当玩家都是傻子嘛?
所以希望各种游戏中心APP赶紧认清自己的定位,要么减少抽成,要么像B站和Tap Tap一样,真的花心思服务玩家,打造良好的社区氛围。
好游戏也要硬气起来,现在腾讯、莉莉丝(万国觉醒)、米哈游(原神)这种顶级大厂已经挑头了,小厂也得跟他们干啊!
而玩家们也要养成去官网下游戏的习惯,摆脱渠道商控制,再反过来控制渠道商命运。
渠道拿玩家当了十几年傻子
现在让他们看看谁是爹
喜欢唐唐的,点zan↓↓↓↓
文章来自网络,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站长。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,感谢合作。